從害怕開口到敢於發言:一位港生的英國適應之路
初到英國的那個九月,阿樂(化名)坐在大學課室的角落,心裡默默祈禱導師不要叫到自己的名字。
不是因為他不懂答案,而是害怕一開口就講錯英文,被同學笑。
於是他選擇沉默,把想法寫在筆記簿裡,而不是說出口。
第一次的挫敗
第一個月的 tutorial,導師點了阿樂的名字,他腦中有完整的答案,卻因為緊張而結結巴巴。
下課後,他告訴自己:「算了,下次還是不要說話。」
這種自我封閉的循環,令他在小組討論中越來越邊緣,甚至影響了小組作業的參與度。
轉捩點
直到有一天,阿樂參加了學校的 Presentation Skills Workshop,才發現——他不是不懂,而是沒有方法去減低緊張感。
就在這個時候,他找到了 Britpath 的教練。
教練沒有馬上糾正他的語法,而是先了解他的心理障礙:
怕講錯英文被笑
怕腦中想法在英文表達中走樣
怕被同學和導師否定
三個月的改變
透過每週的 1:1 教練課,阿樂經歷了三個重要步驟:
安全練習場
在教練的模擬練習中,他可以先用廣東話整理思路,再轉換成英文表達,減低直接開口的壓力。逐步挑戰
從 tutorial 提一個簡單問題開始,到小組作業中自願發表一小段,逐步增加參與度。反饋與肯定
每次發言後,教練給予具體反饋,指出亮點與改善點,幫他累積自信。
第一次的自信發言
學期末的 Presentation Day,阿樂站在講台上,用清晰流暢的英文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。
下台後,同學拍拍他的肩說:「Good job!」
那一刻,他知道,自己已經跨過了那道心理的牆。
給港生的三個小建議
接受犯錯是必經之路
英文不是母語,出錯很正常,重要的是溝通是否有效。用廣東話先想好內容
先釐清想法,再轉換成英文,會減少臨場卡住的機會。建立安全練習空間
無論是與朋友、同學,還是教練,找到一個能讓你放心開口的環境。
在 Britpath,我們相信:表達不是語言天賦,而是一種可以被引導和培養的能力。
我們陪伴學生一步步走出恐懼,找到屬於自己的聲音。
📌 想讓自己在英國大方開口?
立即預約免費諮詢,讓我們幫你規劃屬於你的自信溝通路線圖。